家乡的河灯会
黄河路小学 三一班 杨焘境 指导老师:雷慧芳
我的家乡在山西忻州市河曲县。与陕西、内蒙古隔河相望,有“鸡鸣山省”之称。每年的七月十五,在西口古渡都会举办一场隆重的河灯会。
放灯习俗大约与梁武帝时期,当时僧人在放生池里放灯,后流传至民间。在旧社会,家乡土地贫瘠“男人走口外,女人挖苦菜”,许多人被迫背井离乡,从古渡口外出谋生,不少人有去无回。为了悼念远去的亲人,祈福未来,人们举行放灯仪并逐步流传,成为古老习俗。起先每年七月十五放365盏,现在发展为3天3650盏。寄托着家乡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求与祝愿。
去年这一天,傍晚时分,爸爸妈妈带我走进拥挤的人群。虽然河灯会没开始,人已经人山人海,但路上的汽车却是川流不息。八点,河灯会开始了,人们开始放河灯,有轮船样的;有荷花样的;有小金鱼样的…… 美丽的河灯,顺流而下,就像天上的街市,缥缥缈缈,若隐若现。
我期盼明年的河灯会快点到来。
评语:文章短小,但说明了习俗由来,了解了传统文化,相信读者也能感受到放灯之乐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