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生读书征文 > 家乡的河灯会

家乡的河灯会

2016年01月13日 08:45:59 访问量:270 作者:三一班 贾跃龙

家乡的河灯会

黄河路小学   三一班  贾跃龙    指导老师:雷慧芳

我的家乡在山西省河曲县,与陕西省、内蒙古隔河相望,有鸡鸣三省之称。每年七月十五,家乡的西口古渡都要举办隆重的河灯会。

听老师说,放灯习俗大约起源于梁武帝时期,当时僧人在放生地里放灯,后流传至民间。在旧社会,“男人走口外,女人挖野菜。”家乡土地贫瘠,人们迫于生计,背井离乡,不少人从渡口外出,却是有去无回。为了悼念远去的亲人,祈福未来,人们举行了放灯仪式。这就是河灯会的渊源。放灯习俗一直流传至今,起先每年七月十五放365盏,现在发展为三天,放3650盏。它寄托着家乡人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与祝愿。

今年十五那天,晚上七点,爸爸带我穿过拥挤的人流,来到西口古渡。这里更是人山人海,有在外地工作,称过节专程回家探亲的人,有从远方来的外地人,有穿着大花裙的少女,有穿着半袖的青年,有上了岁数的老爷爷老奶奶,也有大大小小的学生……广场的东边的台子上,演员们载歌载舞,我要爸爸把我抱起来观看。

大约晚上8点,一个个烟花飞上天空,一盏盏样子各异的河灯顺水而流。河灯各式各样,有的荷花样,还有西瓜,小金鱼样的……星光点点,金碧辉煌。你看,一条小金鱼跳跃龙门,人们向它祝贺。那盏灯像黄澄澄的梨,闪着金色的光。那些小船样的灯,一摇一晃,给黄河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。我感觉眼前的黄河好像银河一样,我们就像仙人在银河岸边快乐地游玩。

放灯大约持续了一个小时。九点半回家时,大街上仍是川流不息。3650盏河灯,寄寓着家乡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不断追求。我想家乡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繁荣。

 

 评语:这篇作文很朴实,很自然地介绍了家乡河灯会的由来,并融入了自己的亲身感受。小作者能准确地切题,抓住地方习俗来写,是个特别用心的孩子。

编辑:雷慧芳
上一篇:家乡河灯会
下一篇:辞旧迎新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河曲县黄河路小学 特此声明。
ICP证 京ICP备13002626号-8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
联系地址:山西省河曲县黄河大街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